請繼續往下閱讀
《NBA奪冠24大教練和致勝50兵法:得分看球星戰技,贏球靠教練戰術》 紀坪 著 / 真文化 出版(以下節錄自本書 P. 76-87)
菲爾.傑克森 簡介:11×NBA總冠軍、NBA全明星賽、NBA最佳教練、NBA 10大教練、NBA 15大教練
勝場:例行賽1640場(1155勝485負,70.4%勝率)
代表球隊和球星:
公牛隊(1989-1998)─ 麥可.喬丹(Michael Jordan)、史考提.皮朋(Scottie Pippen)
湖人隊(1999-2011)─ 俠客.歐尼爾(Shaquille O’Neal)、柯比.布萊恩(Kobe Bryant)
菲爾.傑克森出生於1945年,學生時代開始從事運動,在籃球、足球及棒球等各領域,都有不錯的表現。上了大學之後,他被召募到NCAA的北達科他大學打籃球,並在大學時期有著不錯的表現。
畢業後,傑克森投入了1967 年的NBA選秀,在第二輪被紐約尼克隊選中,開始了職業籃球生涯。然而,傑克森的進攻能力並不足以為他帶來太多的上場時間,但傑克森不錯的球商及防守能力,使他能夠進入球隊主要的輪替陣容中,並隨著紐約尼克隊拿到了1970年及1973年二座總冠軍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
在以球員的身份退休後,傑克森延續其籃球職業,來到中國CBA及波多黎各等國擔任教練的工作,還曾於CBA拿下了總冠軍及年度最佳教練等殊榮,並一直尋找能夠回到NBA工作的機會。直到1987年,他得到了一個機會,成為芝加哥公牛隊的助理教練,並於1989年成為球隊的總教練。
在擔任總教練的初期,傑克森結識了球隊的助理教練泰克斯.溫特(Tex Winter),溫特對於籃球戰術的運用相當有心得,並提倡「三角戰術」的進攻系統。在當時這套戰術並非顯學,更沒有成功案例的佐證,然而傑克森了解這套戰術的精神後,就立刻成為這套戰術的擁護者。
當時球隊擁有聯盟得分王麥可.喬丹,在聯盟中幾乎已無任何一個球員能夠一對一守住他,然而喬丹再強,球隊還是仍然難以成為一支爭冠球隊。而三角戰術的重點,便在於讓喬丹放棄單打獨鬥,而是成為一支團隊中的領袖,再將隊友都帶入整支團隊的戰力中。
最終,喬丹接受了傑克森的建議,捨棄個人英雄主義,開始以團隊戰力的凝聚為重。1990-91 年球季,隨著團隊戰力的重塑,史考提.皮朋成為了球隊的第二人,加上其他隊內球員的成長,這支球隊迅速成為一支團隊型強隊,並成功在東區擊敗了他們的死敵底特律活塞隊,打入了總決賽,迎戰曾在1980年代拿下五座總冠軍的湖人隊。喬丹與魔術強森的對決,更成為當時體壇最大的焦點,最終公牛隊以4:1拿下了隊史第一座總冠軍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
而這並非這支偉大球隊的終點,之後傑克森與喬丹再次率領球隊拿下了1992年及1993年總冠軍,完成了三連霸。
1993 年喬丹短暫退休及復出後,球隊簽進了丹尼斯.羅德曼(Dennis Rodman),補足了籃板及禁區防守的拼圖,再次拿下了1996年及1997年的總冠軍。
1997-98 年球季,傑克森由於與球隊總管傑瑞.克羅斯(Jerry Krause)關係不睦,因此被宣告無論這個球季的表現如何,都會是傑克森擔任公牛隊總教練的最後一個球季。雖然當時球隊內部有著人和及傷兵的問題,傑克森與喬丹仍然成功完成了最後一舞,拿下第二次的三連霸總冠軍。傑克森依約離開了公牛隊,而喬丹則選擇了第二次退休。
1999 年,名滿天下的傑克森被召募到了湖人隊,成為總教練。這支球隊陣中擁有當時聯盟第一中鋒俠客.歐尼爾及明星後衛柯比.布萊恩,可是卻始終找不到爭冠的方法。於是傑克森將三角戰術帶入了球隊,成功為球隊找到了贏球方程式,第一個球季就打出了67 勝15 負的聯盟最佳戰績,一路拿下了2000 年的NBA總冠軍,並且維持著這股戰力,於2001 年及2002 年再次奪冠,拿下了執教生涯的第三次三連霸。
2003-04 年球季,隨著球隊內部的問題,在球季結束後傑克森短暫離開了球隊,而歐尼爾也被交易出去,離開了球隊。2005 年戰績觸底的湖人隊,再次找回了傑克森,並於2007-08 年球季透過交易得到了保羅.蓋索(Pau Gasol),傑克森則再一次為這支球隊重新打造了團隊系統,最終他們再次拿下了2009年及2010年的總冠軍。